2022-09-20 19:23:02
近日,中式快餐行业知名企业安徽老乡鸡餐饮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老乡鸡”)在对外公开的IPO招股书中,特别提醒投资者注意其食品安全风险。《经济参考报》记者梳理发现,IPO报告期(指2019年度、2020年度和2021年度,下同)内,老乡鸡因食品安全问题多次被各地市场监督部门通报公告,旗下门店屡登质检黑榜,报告期内屡遭行政处罚。
行业存食安隐患招股书自揭风险
食品安全关系群众身体健康,是餐饮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老乡鸡在招股书中指出,为适应新形势下食品安全发展的需要,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建立了统一的监管体制、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完善问题产品召回制度,加大了惩罚力度。随着政府对餐饮业食品卫生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企业日益重视食品安全,餐饮行业总体食品安全水平普遍得到提升。
为此,老乡鸡在分析影响行业的不利因素时,重点提及了行业普遍存在的食品安全卫生隐患:中式快餐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料的筛选清洗、加工处理、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以及产品的包装到运输、储存环节,如果控制不当,有可能出现微生物污染导致产品变质等质量问题,引起安全事故,对食品安全造成威胁。
诚然,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已经成为餐饮企业能否稳健、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鉴于此,老乡鸡在重点提示食品安全风险时坦言,公司虽然建立了严格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但由于业务环节覆盖母鸡的养殖、屠宰及食品加工等众多生产经营环节,如果内部各环节食品安全质量控制出现问题,将对公司的品牌和经营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导致品牌信誉度受到影响,收入和净利润可能下滑,并可能面临处罚或赔偿等情形。
行政处罚逾20起食品消防类处罚居多
记者通读招股书发现,老乡鸡公开披露了公司及各直营店报告期内在食品安全、卫生、环保、消防等方面受到行政处罚的情况,详细披露了21起处罚金额在2000元(含)以上的行政处罚。从处罚时间来看,2019年、2020年和2021年,老乡鸡遭受行政处罚案件数量分别为11起、8起和2起。老乡鸡认为,该等处罚事项均不构成重大违规行为;从处罚金额来看,罚款1万元(含)以上的处罚共11起,最高罚款5万元,罚金累计27.5万元,罚没金额合计约30万元。
记者进一步梳理研究发现,21起行政处罚中,有11起是消防方面的处罚,有6起是食品安全方面的行政处罚。其中,老乡鸡重点披露的一起食品安全行政处罚,处罚对象为其子公司肥西老母鸡食品有限公司(简称“肥西食品”)。记者通过企查查检索系统发现了该起处罚的更多详情:2020年3月10日,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肥西食品现场执法检查发现,肉类加工车间地上存放的冷冻猪去骨去皮后腿肉的供应商在进货台账上显示为大众冷库,而公司提供的供应商信息为上海卿铨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存在食品采购及进货验收台账与实际不符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五十条规定。2020年4月24日,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肥西食品罚款2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发生在老乡鸡安徽省内门店的食品安全类行政处罚多达5起,涉及无证经营、卫生不合格等问题。其中,2019年2月,六安浙东商贸城店、六安梅山路店均因“餐饮服务许可证已超过有效期限仍在经营”的行为,分别被罚款1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2019年3月,淮南市山南印象店因“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行为,被罚款2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4996元。此外,2021年2月,黄山店因“使用清洗消毒不合格餐具”的行为,被黄山市屯溪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1万元;2019年12月,无为县四季花都店因“产品中混有异物”的行为,被罚款0.5万元。
在环保处罚方面,老乡鸡公开披露了两起案件。其中,2019年5月28日,肥西县环境保护局现场检查发现,肥西食品的养殖场自建的污染防治设施未正常运行,沉淀池存在部分渗漏现象,收集污水未做到及时转运综合利用,导致溢流外排污染附近沟渠等违法行为。2019年6月21日,肥西食品受到“罚款5万元并立即停止环境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记者发现,这并不是肥西食品第一次环境违法。早在2018年9月26日,合肥市生态环境局现场检查发现,肥西食品存在“未建设养殖冲洗污染防治配套设施、废水直排外环境”违法行为,该局依法对其处以罚款3万元并责令改正违法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老乡鸡还存在多起未公开披露的行政处罚,此类处罚金额较少,但仍属违法行为。如2021年5月19日,老乡鸡子公司江苏老乡鸡餐饮有限公司(简称“江苏老乡鸡”)南京世贸中心店因两次检查都未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被湖南路街道城管执法中队罚款500元;2020年6月19日,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针对老乡鸡(上海)餐饮有限公司天目西路第一分公司无零售许可证零售酒类商品事实,作出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333.33元并罚款500元的行政处罚。
门店屡登质检黑榜平台频遭消费投诉
记者进一步通过公开信息检索发现,在高速扩张的过程中,除了上述行政处罚外,老乡鸡还频频爆出食品安全问题,旗下门店多次登上质量黑榜。经记者粗略统计,湖北、江苏、北京、安徽等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均通报过老乡鸡旗下门店在食品质量方面的问题。
2022年3月28日,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政府对外发布的《关于南京市鼓楼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通告不合格食品处置情况的公告(2022年第1期)》显示,江苏老乡鸡南京绿地缤纷店使用的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经查,该店铺因清洗不到位导致餐具检测不合格,已受到“警告”行政处罚。
今年初,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行动中突击检查发现湖北老乡鸡餐饮有限公司(简称“湖北老乡鸡”)汉街店散装食品未标注、食材存放不规范,要求进行整改。
无独有偶,2022年1月7日,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外发布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2022年第1期)》显示,湖北老乡鸡旗下两家门店所用餐具被检出卫生不合格,其中江腾荟分公司(江腾广场店)使用的密胺碗(消毒日期2021-11-18),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检出值为0.053mg/100c㎡,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标准规定为不得检出;保利时代分公司(保利时代店)使用的方菜碗(消毒日期2021-11-18),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检出值为0.0461mg/100c㎡。专业人士分析指出,餐(饮)具中检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可能是洗涤剂使用量过大或清洗消毒流程控制不当从而造成残留。与此同时,武汉市汉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不合格自行消毒餐具核查处置情况的通告称,湖北老乡鸡江腾荟分公司使用的自行消毒餐具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残留的原因是清洗过程控制不严所造成,根据法律法规,该局对江腾荟分公司作出了警告的行政处罚。
2021年12月7日,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了13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其中江苏老乡鸡仪征宝能环球汇分公司使用的筷子检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检验结论为不合格,被责令严格履行餐具清洗消毒规范。
据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2021年10月8日至12日,该局在开展餐饮食品安全大检查工作中发现,老乡鸡(北京)餐饮有限公司科翔路店存在使用未经洗净、消毒或者清洗消毒不合格的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的问题,违反了相关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五)项的规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同时依据《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立即停止该企业在订餐平台的线上经营活动。
2019年9月27日,安徽省六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公布的2019年第25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显示,老乡鸡叶集京辉老街店的餐碗和餐勺(生产日期/批号为2019年6月13日),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同年4月3日,合肥市食药监局发布的《2019年第11期(市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的通告》也显示,老乡鸡肥东金巨大厦店餐具上也检出了大肠菌群。
值得关注的是,老乡鸡旗下门店在屡登质检黑榜的同时,还因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多次被投诉,甚至上了省级环保督察的黑名单。2022年1月5日,亳州市生态环境局公开发布的《亳州市落实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信访件整改情况公示清单》显示,老乡鸡旗下门店因各种问题多次被列为2020年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信访件,如反映古井上善名郡小区老乡鸡门店存在空调外机噪音和油烟大且影响小区居民问题,反映万达华府东南门老乡鸡门店油烟难闻问题,反映嵇康路老乡鸡门店往路边雨水管道倾倒餐余油水问题等。
在新浪旗下的消费者服务平台“黑猫投诉”上,记者输入关键词“老乡鸡”后出现约110条搜索结果,其中有81条投诉,不乏消费者投诉老乡鸡“菜品有虫”“食品不卫生不清洗”“服务差”等问题。截至5月29日,该平台显示商家“已回复”23条,投诉“已完成”15条。
不过,老乡鸡在招股书中强调,公司为顾客提供了门店当面投诉和总部电话投诉渠道,并制定了专门的顾客服务及顾客投诉管理制度,对顾客投诉从投诉分类、投诉等级、处理投诉时间、处理投诉流程、相关人员职责、处理投诉权限、资料存档及反馈、公司响应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在报告期内不存在重大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情形。老乡鸡还认为,公司始终把产品质量控制和食品安全视为企业经营发展的生命线,建立并运行了涵盖养殖、原料采购、仓储、生产加工、运输配送、门店销售等环节在内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还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公司安全检查人员和“神秘顾客”对公司门店的环境卫生、食材管理、操作规范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以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记者吴永北京报道)
编辑:李会平